Gaia Flow 蔬食營養小聚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?
開始吃素之後,會覺得指甲比較脆弱、容易分岔?或者在換季時,髮絲似乎掉得特別明顯?

先前曾來用過餐,我很喜歡店內裝潢氛圍,入菜的植物許多來自老闆夫婦自家種的有機蔬菜。坦白說,今天的活動80%是衝著餐廳來的(對,我就愛吃!),20%才是為了營養知識。

首先我們在店闆娘霏霏的帶領下,一起動手做 #班巴莓果燕麥脆餅。店主早已把所有食材準備好放在桌上:燕麥、斑巴豆粉、莓果乾、椰子油、楓糖漿、椰子花蜜糖…等,大家只需要把材料喇喇咧,再添加額外想要加的果乾、海苔、米香、南瓜籽..等,創造出自己獨特口味的燕麥餅。當拌好的材料舖平在烤盤、進烤箱時,營養師們就走到各個小組,開始跟大家交流營養知識。
這次和我同桌的朋友,大多不是很有經驗的全植物飲食者,而是「正在往這個方向靠近」的一群。他們帶著好奇與猶豫,想要更了解如何補充鐵質、蛋白質、鈣質,避免走向營養失衡。營養師則很耐心地分享了許多實用方法,讓我也收穫滿滿。

今天意外點到一杯熱的「綠拿鐵」,入口順滑、濃醇的燕麥奶香氣,真的超級驚艷。


一方面能解答很多蔬食者的疑惑,另一方面也讓剛踏上植物飲食之路的朋友,有機會安心嘗試。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一場 DIY 手作,更像是一場「身心靈的補給」。
活動最後PPT停留著珍.古德博士的一句話:你的行為能帶來改變,而改變的方向,由你來決定。
很多人走上植物飲食這條路原因都不太一樣,面對到的問題,也不大相同。這次交流中有剛開始走上這條路的朋友,她覺得吃素後,社交圈變小了。若是和朋友、同事聚餐,坐在葷食者之間,她覺得尷尬。
從我選擇吃素開始,其實我就不尷尬,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選擇蔬食的原因,即便在一些企業的社交場合,陌生人一旦知道你吃素,距離感瞬開突然拉出來。向來,我只要參加大眾的活動,一定會先跟主辦說明我的飲食需求,讓對方有充裕的時間準備,絕不讓自己委屈,畢竟該繳的費用,素食者也沒有比葷食者少。每次活動主辦問我:妳吃素食還好嗎?這間餐廳準備得如何?我也都會據實以告。好就好,不好就不好,這樣餐廳才知道如何改進。

這條路,不需要急,也不用覺得自己非常孤單。
我吃蔬食大概5、6年的時間,在這之前,也是屢試屢敗,剛開始,會為了自己選擇蔬食餓肚子而覺得委屈或生氣,畢竟走到超商、餐廳、夜市…95%是葷食。改變飲食習慣,真的不是一夕之間,慢慢來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,和已經走在這條路許多年的人交流學習、多上網找資料,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節奏。今天在這樣的聚會裡,我看見了彼此交流、分享與支持的力量。
如果你也曾好奇:吃素會不會缺乏營養?或者想知道怎麼讓自己吃得更均衡?
不妨下次一起參加台灣素食營養學會、請支援蔬贏舉辦的活動,有超棒的美食又可以input營養觀念,讓身心一起變營養。
對了,如果你常常為了要去那裡聚餐想破頭,可以加入我的官方line 《蔬心園》:https://line.me/R/ti/p/@454lovfr,輸入5,身為google map 9級在地嚮導的我,就會給送你2025我整理過的50間葷素餐廳名單,讓你從此找餐廳不求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