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從鮑魚到燕窩:媽媽總是捨不得對自己好…】
我記得小時候,媽媽有次拉開化妝枱的抽屜,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坨衛生紙層層疊疊包起來的東西,打開一看,深咖的東西,摸起來硬硬的,”這個是XX送我的,聽說這個是鮑魚,很貴的!”然後又把它包回去,放回陰暗的抽屜裡。
究竟這小塊鮑魚有沒有被我們吃掉,我一點印象都沒有。
說得直白一點,對於家境不好的我們,我媽連鮑魚怎麼煮都不曉得。
我記得媽媽70歲左右時,有次因為肺炎而住院,出院後一陣子,有次她跟我提到:聽說吃燕窩很好,但是很貴耶!要處理毛、還要燉,真的很麻煩。所以還是算了!
所以媽媽對燕窩的,始終停留在聽說與想像。
我媽今年85歲,她和父親能夠安養老年,其實多虧了我媽的勤儉持家。
她永遠把最好的留給我或家人,對於自己,她總說:”這個我在菜市場買幾百塊就有了!”、”百貨公司賣的都是品牌,根本沒那個價值!”、”內衣其實都一樣啦,幹嘛要買那麼貴的?”、”我們又不是王永慶,幹嘛要花那個錢!”、”電風扇斷頭了黏一黏都還可以用,不用買新的。”
我記得大學時有次和媽媽逛百貨公司,我這個”歹目”。看到一見紅色日本進口的外套,愛不釋手,向來節儉的媽媽,竟然掏出3千多塊買那件外套送我,這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。
深受社會角色理論 (Social Role Theory)所影響,我媽總覺得為人父母就是要不斷燃燒自己,照亮子女及家庭,長久以來對自己好的事物,她總是以 “沒有不會怎樣”、”那個都是騙人的” 來忽略自己的想望。另一方面,年輕時對金錢的匱乏,讓她極度沒有安全感,母親的價值觀裡也深受損失規避理論 (Loss Aversion Theory)影響:省錢所帶來的快樂,永遠大於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產生的快樂,來得多很多。
因為媽媽捨不得對自己好,我就學媽媽把對我的好,好回去給她!
前陣子閃回花蓮一天,順便帶著2罐即時燕窩回去送媽媽。
“幹嘛又花這個錢,這個很貴啦!”
“媽,我跟妳說,早上起來妳就吃一湯匙;或者喝牛奶、豆漿時,加進去一起喝也可以。因為這個沒有放防腐劑,所以只能放1個多月,不吃完會壞掉哦!”
除了我媽之外,老喬(我老公)也常被”這個很貴,妳吃就好!”、”我不需要那麼好的東西”觀念綁架的人。
前陣子我很猶豫要不要開燕窩團時,促使我想開團,一來是買給媽媽,二來就是買給老喬。
從小過敏體質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他,因為在美國當電腦工程師,意外遇到一個產品讓他的皮膚變得健康穩定的保養品,我陪他回台灣創業,做起保養品代理,轉眼已過20年;雖然皮膚健康了,但是他的敏感體質還是在的,三不五時就乾咳,不管在車站、美術館、百貨公司…我不用找他,只要聞咳聲,就可以看到他的人。不管西醫、中醫都看了,仍然每天咳咳咳。
買燕窩,有人是營造高級生活感,我則是投資家人的健康,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恩並帶來家庭的幸福感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燕窩甘淡平,大養肺陰,化痰止咳,補而能清」。後來醫學也證明,燕窩最珍稀的成份在於無可取代的唾液酸。《燕銈巢》養生系列燕窩 之所以讓我眼睛一亮,在於它的產品每批都送檢,官網把檢測報告裡的有效成份.唾液酸濃度高出市售燕窩2-10倍,檢驗報告透明化,讓每一口吃下去的燕盞 ,都是真材實料,徹底調理身體。




- 《燕銈巢》現正團購中,超低優惠64折起,有訂閱制(9/3 ~ 9/12) : https://lihi3.me/qAXVG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