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知道嗎,是素牛肉麵救了我這一間店!」
前陣子到全台第一間葷素牛肉麵店拍影片,老闆易哥私下這麼跟我說。
從2007年至今,易嫂說牛肉的成本從一箱3500到現在1萬多,翻漲3、4倍。近年許多以牛肉為主的餐飲業因為成本壓力,邊調價格邊冒著客人流失的風險,為的只是想要活下去。
疫後這幾年,全球通膨、戰爭、運輸瓶頸、氣候變遷…讓進口食材的成本一飛沖天。
為什麼有素牛肉麵?
除了尊重不同客人的飲食習慣,也因為老闆意識到一件事 — 創業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。
牛肉價格波動大、利潤低, 研發素牛肉麵後,老闆發現湯頭使用的高麗菜、牛番茄,再怎麼貴,價格都比進口牛肉穩定許多。結果,這幾年竟意外吸引了不少吃素的人、養生族、健身族前來嚐鮮,甚至在傳播媒體,多了許多免費曝光的機會。
如今,這間店的葷素比例達到1:1。
試想——如果沒有這碗素牛肉麵,現在客流量就少一半,還都是毛利更薄的葷食牛肉麵。
在這樣一個人人都說「做餐飲好難」的年代,台北市八德路這間牛易館,卻靠著多種口味的素牛肉麵,穩穩撐過去,甚至吸引更多顧客上門。
這不是蔬食的勝利,是突破框架的勝利
從「我要靠牛肉麵撐起這間店」
到「我願意為不同飲食選擇的人,創造一碗素的牛肉麵」——
這是一種企業主頻率的轉換。
當一位創業者願意鬆開執念、擁抱 #多元飲食選擇,
他的視野變大了,能量也提昇了。
因為當你越具有理解與包容的實踐力,
自然會吸引更多元、更穩定的客源。
請把這篇文章,傳給你那位說 #吃素的很麻煩 的 #餐飲老闆 朋友,讓他知道:真正有遠見的創業者,不會被「葷」或「素」的框架限制。
願意成為那1%願意克服麻煩的人,才能開啟那99%從未預見的可能
當一家餐廳願意為10%的素食者設一張椅子,這家店就有機會讓100%的客人留下。因為尊重,是讓品牌續命、讓人心靠近的最大資產。